(2)未建立报关单证 “问题台账”,无法追溯历史差错(如申报要素错误)及整改改进情况,不满足AEO 复审“持续改进”的评分点。
(3)委托报关行申报的企业需注意:报关行的复核不能替代企业自身的内部复核,这是海关 AEO 认证的明确要求,不可混淆。
果子按:很多企业对海关 AEO 认证“单证复核” 的理解存在误区,以为 “找报关行申报就不用自己复核了”,这是典型的认知偏差 ——海关 AEO 认证要求的是 “收发货人内部复核”,即企业需建立自己的复核流程(如 “制单员制单→关务主管复核→部门负责人抽查”),且每一步都要留痕。建议企业:①在关务系统中设置 “复核模块”,强制录入制单人、复核人及时间;②建立《报关单证差错台账》,记录差错类型、原因、整改措施及责任人;③AEO 复审前,整理近 3 个月的复核记录与差错台账,确保可随时调取,海关现场会对复核岗位人员进行一对一问询,核实实际执行情况。
6. 海关 AEO 认证档案管理
(1)档案室管理无规范流程:未明确档案归档(如报关单需在申报后 7 日内归档)、借阅(需登记借阅人、用途、归还时间)、销毁(需经审批)的操作标准,不符合海关 AEO 认证对档案管理的要求。
(2)档案室无监控设备,未配备防火(如灭火器)、防盗(如防盗门、保险柜)设施,档案安全性不足,存在AEO 复审扣分风险。
果子按:不同类型企业在档案管理上的问题有差异:国有企业普遍规范;外资企业倾向无纸化办公,但电子档案常因 “存储时长不足 5 年”“备份不及时” 不符合海关 AEO 认证要求(如某西部关区明确要求电子档案需双备份且保存 5 年以上);中小型企业更棘手,有的连专门档案室都没有,即便有,也未纳入 “重要敏感区域” 管理。这里要提醒大家:海关 AEO 认证对档案管理有明确文件依据(《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 12 条),建议企业对照细则逐条核查 —— 比如档案室需安装 24 小时监控(存储时长不低于 30 天),配备防火、防盗设施,电子档案需加密存储且定期备份,这些都是AEO 复审的必查项。果子在《海关AEO认证标准之单证保管标准解读(上) 》 《海关AEO认证标准之单证保管标准解读(下) 》有详细解读。
7. 海关 AEO 认证信息系统与数据安全
(1)信息系统不完善:主要依赖 “X 通关” 系统,但系统内数据存储时长不足 5 年,不满足海关 AEO 认证“数据可追溯 5 年” 的硬性要求。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