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10-62010715
首页
企业介绍
AEO认证
申请预归类
预归类培训
关务服务
业务范围
船务培训
交流社区
名称
描述
内容
天然纤维并非都“天然
来源:
|
作者:
刘晓盈
|
发布时间:
2015-12-21
|
1960
次浏览
|
分享到:
炎炎夏日,选购一款清凉、舒适的衣物是消费者最看重的事情。因为夏季服装比较轻薄,大部分都是贴身的,与皮肤直接接触,所以在选购时除关注面料及清凉度外,服装成分标识也尤其受到关注。当下,天然纤维是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成分,因其天然、无害的特点,对人体皮肤伤害小,也受到很多消费者的欢迎。但是否所有的天然纤维都很天然,能让消费者放心选购呢?
牛奶丝不是真丝 大豆纤维是复合纤维
目前,市场上除了纯棉的夏装比较畅销外,许多听起来成分很“天然”的服装也很受欢迎。比如牛奶丝、天丝、大豆纤维等。大多数消费者对这些成分并不足够了解,而仅仅凭名字就认定其是纯天然的纤维。
据专家介绍,“牛奶丝”“天丝”都不属于真丝。牛奶丝是将液态牛奶脱脂、去水后得到的牛奶蛋白,再加上柔和剂,通过处理所得,并不是纯天然。天丝则是一种粘胶纤维,都属化学纤维,真丝主要是指桑蚕丝。
像大豆纤维是以榨过油的大豆为原料,与聚乙烯醇或聚丙烯腈复合而成的化学物质,竹纤维也分竹原纤维和竹浆粘胶纤维,后者也是一种化学物质。像市面上对“大豆纤维”的叫法都是不准确的,标准名称应该是“大豆蛋白复合纤维”。
因此,消费者在选购衣物时,不仅要看清服装成分标识,也要对这些成分有所了解,不要被名称误导。
化学纤维冒充天然纤维 少数产品PH值有问题
据中国经济网时尚频道了解,此次重庆市抽检的29批次服装问题主要出在成分含量、PH值及色牢度三个方面。其中,成分含量不合格的产品达22批次。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用化学纤维冒充天然纤维,比如用涤纶冒充棉、羊毛等。也有部分不合格产品用一种化学纤维冒充另一种化学纤维,比如用涤纶冒充氨纶、腈纶。相关人员表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部分生产厂家把关不严、随意乱贴标签所致。
此次抽检中,有4批次产品的PH值不合格,占不合格率的13.8%,问题主要集中在纯棉产品中。专家称,纯棉产品的生产流程中,在后期整理阶段容易因为溶剂加入过量而出现PH值超标。
不合格服装影响人体健康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查看全文 »
上一篇:
化工小知识∶高分子吸......
下一篇:
针织与梭织的区别
推荐资讯
[关务课堂]
进出口金属锯线面临巨大处罚风险
[关务课堂]
2024年商品归类考试,预归类
[关务课堂]
2024年商品归类考试,预归类
[AEO认证]
2025年AEO认证复审全攻略
[关务课堂]
2024年商品归类考试,预归类
[关务课堂]
2024年商品归类考试,预归类
[关务课堂]
2024年商品归类考试,预归类
[归类资讯]
2024年商品归类考试,预归类
[关务课堂]
2024年商品归类考试,预归类
[关务课堂]
2024年商品归类考试,预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