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工贸易企业做报关,不仅仅是一个普通工作者,更应当是一个管理者。只有对企业的各部门与保税货物之间的联系非常了解,才可以管好加工贸易、避免风险产生。
加工贸易进出口货物是指经加工贸易电子手册或电子账册保税进口的料件以及由保税料件加工社工年产的用于手册出口的成品,包括中间环节的半成品、次品及边角料等等。而加工贸易货物既是加工贸易企业管理的主体,也是海关保税监管的重点。可见加工贸易报关员的重担在肩。
加工贸易进出口货物处于保税状态,并且在海关监管之下,但企业作为加工贸易监管的主体,不应被动地处于被监管的状态,而是应该主动了解海关对保税料件的管理要求,通过内部管理在制度上做到符合海关的相关管理规范,如:规范财务管理,设置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账簿、报表,记录本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有关保税货物的进口、存储、转让、转移、销售、加工、使用、损耗和出口等情况,如实填写有关单证、账册,凭合法有效的凭证记账和核算。这就要求我们从事加工贸易工作的报关人员应适当学习财务知识。
企业应妥善保存与进出口活动有关的上述资料和数据,期限为海关监管期限内及办结海关手续之日起3年,以备海关随时核查。这样才能时限海关与企业的互动和双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而言,加工贸易进出口货物具有“保税”的特殊性,这也是其区别于其他性质货物的最大特征。因而,企业对于如何正确管理保税物料,也可以通过对照与非保税物料管理的区别加以理解和操作。
仓储管理
加工贸易企业对于保税物料应做到专库专放,同时应建立健全的仓库管理制度。进出口保税货物的存储即便不可以做到“专库”,也应通过物理改造的方式将其与非保税货物的存储严格区分,明确划定区域并标注显著标识的方式加以单独划分。保税物料仓库专门用于存放保税物料,非保税物料不得存入该区域。如企业仓库容量不够,需要在企业外增加仓库面基的,必须经主管海关核准。除了实物应专库专放以外,货物进出仓的收货和领用单证、存储卡片应真实完整记录存货出入库动态情况,且必须做到专人负责妥善管理。并且,保税仓库仓储区内的保税物料需要定期盘点,做到账实相符。
账务管理
加工贸易企业应建立严格的物料内控管理机制,包括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记录和反映进出口业务情况的财务管理制度。保税原材料及制成品的进出记账要与其他贸易方式加以区分,建议设置相应明细科目,准确、及时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对原材料、产成品的收发和加工费的支取及保税仓次品、副产品、边角料的处理等都应如实记录。专账记录既包括仓库账务的单独记录,也包括财务账务的记录,并做好每月的对账工作。这样不仅有助于企业加强对保税物料的着重管理,做到账目清晰明确,而且也为海关对该类物料的监管提供了便利。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