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62010715
2015年中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来源:海关总署网站 | 作者:王源枝 | 发布时间: 2016-05-05 | 2103 次浏览 | 分享到:

邮递渠道查扣侵权货物呈现批次多、数量少的特点,共查扣侵权嫌疑货物近2万批,约占查扣批次总量的84%,同比增长2.7%;
海运渠道查扣侵权货物则呈现批次少、数量多的特点,虽查扣批次仅占查扣批次总量的不足8%,但涉及侵权嫌疑货物近6800万件,约占侵权嫌疑货物总量的97.6%。
(七)侵权货物目的国(地)分布广泛。
海关查扣的侵权嫌疑货物目的国(地)共涉及141个国家和地区。以侵权嫌疑货物批次计算,排名前十的目的国(地)分别为美国、巴西、西班牙、意大利、法国、韩国、英国、比利时、俄罗斯联邦、中国香港;以侵权嫌疑货物数量计算,排名前十的目的国(地区)分别为伊朗、西班牙、巴基斯坦、比利时、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联邦、尼日利亚、阿联酋、埃及。
二、2015年海关保护知识产权主要措施
(一)开展“清风”行动,维护“中国制造”海外形象。
根据国务院“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海关总署组织全国海关开展了“中国制造海外形象维护‘清风’行动”(以下简称“清风”行动)。海关总署专门制定下发“清风”行动工作方案,全国42个直属海关均成立“清风”行动领导小组;强化总署统一指挥和上下联动,集中执法资源和执法力量,有力查处侵权违法行为;开展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海关区域执法合作,构筑立体式打击侵权假冒网络;针对输往非洲、阿拉伯地区重点口岸、重点航线加大情报分析和风险研判,实施精准打击;加强对非洲和阿拉伯地区国家海关执法能力建设的援助,提高协同打击的成效。据统计,全年海关共查扣输往非洲、拉美、阿拉伯国家的侵权货物6182批,涉及侵权货物数量3881万件,有力维护了“中国制造”海外形象。“清风”行动期间,全国海关积极运用智能化管控手段,查获一批典型案例,例如:上海海关通过风险分析连续查获两起输往尼日利亚的侵犯“3M”商标权口罩近15万个,并及时通报公安机关,协助摧毁涉案总值千万的跨国制假售假团伙;宁波海关通过报关单信息分析查获出口至格鲁吉亚的侵犯“DONGIL SUPER STAR”商标的橡胶三角带84029条;杭州海关隶属温州海关根据情报线索开展精准分析布控,连续查获输往尼日利亚、莫桑比克等国涉嫌侵犯知名运动品牌商标权运动鞋46400双。
(二)应对侵权违法新态势,针对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治理。
海关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治理的意见》,以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健康发展为目标,持续推进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专项治理,针对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商品主要通过邮递快件渠道寄递的特点,开展进出口邮递快件重点整治。全年共查获经由邮递、快件渠道寄递侵权嫌疑货物2万余批,约占总批次的86%,有效遏制“蚂蚁搬家”式侵权假冒活动的多发高发态势。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