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耗管理是加工贸易企业合规管理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加工贸易手册核销、内销补税、缉私监管等重要事项。因此,加工贸易企业需注重单耗管理,特别是单耗版本和库存盘点、料件清单运用、工艺损耗认定和残次品认定等问题,而典型案例的深入研究将给企业带来重要借鉴和启示。
单耗管理是加工贸易合规管理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加工贸“手册核销、内销补税、缉私监管等重要事项。诸多公司实践表明,单耗管理的风险主要集中于单耗版本和库存管理、料件清单运用、工艺损耗认定和残次品认定等环节。木文主要研究典型案例,以为企业识别和防范加工贸易单耗管理风险重要借鉴和启示。
一、案例介绍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某外商投资企业,主要进II处理器、液晶屏、铿电池、硬盘、内存条、集成电路等零部件,然后加工生产成笔记木电脑后复出口。2014年年底,海关稽查部门对该公司加工贸易单耗情况进行核查,并发现如下问题。 第一,经过核查手册和实地查验库存,发现公司内存条盘盈1000条。 第二,经实际审核该公司的料件单耗情况,发现该公司“集成电路”料件实际单耗是36个,而公司申报数为40个,造成实际单耗与申报单耗存在差异。 第三,在2013年1-12月间,该公司售后服务部门通过维修服务销售而领用1263个CPU,后纳入加工贸易“净耗”予以保税核销。海关认为维修服务所领用的料件不能进行保税核销,而应纳入内销补税。 第四,公司仅将最后检测时发现的有质量问题的成品列入“残次品”管理,而在加工过程中,因人为原因导致的料件损坏(如液晶显示屏上的黑点、裂纹等)则列入工艺损耗管理。海关认为后者不能纳入工艺损耗管理。
二、案例分析
(一)关于内存条库存盘亏的问题 经调查发现,该公司组装的笔记本电脑使用内存条分1根和2根两种情况,该公司有两个对应的单耗版木:A版本内存条为1根,B版本内存条为7根。2014年6月份出口电脑1000台,实际为A版本,却误以B版本申报出口,导致内存条低耗高报和库存盘盈,而企业也未及时盘点库存以尽早发现问题。对于盘盈的1000条内存条,经海关主管部门批准后企业可有三种选择:(1)以“后续补税(9700)"监管方式办理料件补税手续后用于内销,(2)以“其他(9900)"监管方式办理退运,(3)在核销手册时申请结转到下本手册继续监管。 如果企业事先通过盘点库存方式发现库存盘盈问题,应立即查清原因并向海关进行说明,切不可为保证库存平衡,擅自隐瞒不报和擅自处理,如将盘盈库存内存条内销或以一般贸易形式出口。因为此行为涉嫌走私,虽然此行为通常在海关不联网监管和未进行账务稽查的情况下较难发现,但如果企业后来被海关例行稽查或某单次案例而遭海关稽查等,通过调取近三年保税仓与非保税仓之间的转料情况则很容易被发现,因此切不可存在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