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62010715
独家:海关AEO认证标准中关于审计的操作技巧(下)
来源: | 作者:果子 | 发布时间: 2019-11-16 | 6984 次浏览 | 分享到:
关于2019年海关AEO认证标准的解读,果子前面详细介绍了单证控制、单证保管和信息系统几项标准,相信看过的小伙伴们都有很大收获。通过这些认证标准的解读,大家应该深刻理解一个问题,就是海关对认证标准的实施与企业自行对标准的理解还是存在较大区别的,如果只看认证标准的字面意思来进行准备,恐怕通过认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想必这也就是为什么海关AEO认证通过率只有10%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最近,果子梳理了一下咨询AEO认证企业的问题,发现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所有企业都要面临的一项重要认证标准——内审制度。有的朋友可能会把内审制度叫做“进出口业务审计”,那就大错特错了。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呢?就让果子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吧。

海关AEO认证标准中关于审计的操作技巧(下)

要想将海关AEO认证标准中进出口业务审计这项工作做好,必须要先理解海关设置这项认证标准的意义,并且要得到公司最高领导的支持。如何做,请大家耐心把《海关AEO认证标准中关于审计的操作技巧(上)》看完才更有利于本篇的解读。

01 不做好进出口业务审计的后果

其实不少同志内心对于进出口业务审计工作是迷茫的,企业对于进出口业务审计是抗拒的,因为他们感觉这样做增加企业负担,纯属是为了应对海关AEO认证,而没有把其上升到关务风险的层面上去。道理很简单,因为没有切身感受。在这里果子给大家介绍我亲历的两个案例:

案例一

江苏某一般贸易生产企业,主要做设备制造并出口。本来计划2018年初申请海关AEO认证,同时委托岸谷关务团队进行方案准备和实施。可是到2018年2月的时候,突然了解到同行业其他企业因为出口产品商品归类错误导致退税率高于正确编码的退税率,导致海关高额处罚,不仅将两年内所有违规合并处罚,还补缴了相应的出口退税,损失惨重。碰巧果子的这个客户出口同样设备与那个被处罚的企业商品编码相同,结果在咨询果子评估和意见后,先做了内部审计和自查,出具了自查报告,据此向海关申请主动披露。不但减轻了罚款,还没有影响申请海关AEO认证。

因为海关总署2018年178号公告第九条明确规定“企业主动披露且被海关处以警告或者50万元以下罚款的行为,不作为海关认定企业信用状况的记录。”换言之,通过自查自纠查出来的问题,只要不超出规定限制则可以不影响AEO认证。

案例二

广东一家加工贸易企业在2018年年初的时候就向果子咨询过AEO认证辅导事宜,果子在去年底曾经去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与管理人员进行深入座谈。在考察过程中,发现该企业原辅料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和外发加工未申报等情况后,当即向企业领导进行了告知,并且坚定我方立场,如果企业不能彻底整改则不接受AEO认证辅导请求。后来该企业认为我们事儿多,就找了个本地没有关务经验的公司进行辅导,拖拖拉拉快一年了还没给辅导完,据了解那家公司也没能发现加工贸易的管理混乱情况。在2019年4月前后,我再次致电该公司领导,告知加工贸易管理的风险。没想到到6月的时候该公司即被海关通知稽查,随后因为各项违规情形被处罚了45000元,已经超出了海关AEO高级认证的标准,直接被降级为一般信用企业。之前找那家公司的认证辅导费用也打了水漂。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