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62010715
关于进出口商品归类风险的成因探析和防范
来源: 中国政法大学海关法研究中心 | 作者:王源枝 | 发布时间: 2016-03-02 | 6607 次浏览 | 分享到:
归类风险在审单风险中的影响举足轻重,为进一步提高归类水平、降低归类风险,有必要深入分析商品归类错误的原因。根据2015年以来长江经济带12个关区定期反映的代表性审单风险情况,本文从归类错误的表象原因入手,进一步挖掘归类风险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建议。

进出口商品归类在海关各项业务工作中的地位极为重要,它是进出口货物通关信息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海关有效监管外贸货物、正确执行关税征收和准确编制贸易统计的重要基础,是确定进出口货物能否享受减免税政策的必要前提。因此,进出口货物归类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海关管理相对人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维护国家利益和保证海关执法的公平公正及权威。

根据2015年以来上海海关审单处统计编辑的长江经济带《区域审单风险快报》一至三期12个关区所反映的审单风险情况,笔者将审单风险划分为审价风险、原产地风险和归类风险三个类别,分别测算各类别风险数量占总风险数量的比例,其中审价风险比例为10%至20%之间,原产地风险比例为7%左右,商品归类风险比例高居72. 4%至82. 8%之间,可见归类风险在审单风险中比例之大。归类风险中,将应归入高税率商品归入低税率的情况占据归类风险总量的%%。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数据也说明,降低归类风险、提高归类准确率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本文将从归类错误案例的表象原因分析入手,进一步挖掘归类风险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建议。


一、进出口商品归类风险的表象原因分析


笔者以近期有代表性的案例为基础,从商品归类专业技术角度出发,分析归纳企业错误归类的表象原因,具体如下:

(一)归类时仅看税则条目,忽视归类原则

案例1:企业申报品名为油嘴,具体规格为“适用于燃油燃烧器,在设备中起到喷油雾化作用”,申报HS编码84249090(关税0);海关审单认为应归入HS编码84169000(关税6%)。①

企业归类错误原因分析:企业对零件归类的原则掌握不准确是造成此次错误的重要原因。企业单看油嘴,认为其从喷孔中喷出,起到喷射雾化作用,于是首先将其先归到8424税目下(液体或粉末的喷射、散布或喷雾的机械器具);其次,企业认为该油嘴属于燃油燃烧器的零件,而燃油燃烧器在8424项下找不到对应的器具,于是认为该油嘴所属燃油燃烧器应归于8424899990(其他用途的喷射、喷雾机械器具);最后,错误认定申报的油嘴应归于84249090(其他喷雾器具及喷汽机等用零件(编号84242000  84243000  84248990所列器具的零件。

正确归类方法:根据第十六类类注二关于零件的归类原则,“凡明显专用于或主要用于某种机器或装置(包括税号84. 79或85. 43所列物品),或同一税号所列同类机器或装置的零件,均应与有关机器或装置一并归类。”该案例中申报的油嘴是利用较高的油压将油从燃烧器喷孔中高速喷出,起到喷油雾化作用,应属于燃烧器的专用零件。因此,在归类时,应将其归类至8416项下(使用液体燃料、粉状固体燃料或气体燃料的炉用燃烧器),最终将其定位在84169000,属于炉用燃烧器零件。

推荐资讯